

〈 如果無法消弭顯見的缺點,那就進化為獨特的特質彰顯。〉
近三十年的社區大樓,業主為退休夫妻並與小兒子同住,
採光及屋況良好,但進門即見一支舉手可觸、底緣高度不足210公分的大樑橫亙中間。
過往的裝修以壁櫃包框消化大樑的壓迫感,將公共區域一分為二,
使得客廳比餐廳更狹小,當時規劃多處的收納也因為長年累積反而越顯凌亂。
由於主樑量體過大,難以有效弱化視覺壓迫,因此反其道而行。
以大斑馬原木包覆主樑兩側,利用表面特殊處理過的凹凸質感,攫取焦點;
底部再以鍍鈦金屬板的反射特性,修飾過低的高度,
並呈現出工藝性,避免因過多的原木質感而讓空間流於老舊。
主樑兩側前後延伸的斜天花板,用意在於削弱大樑與樓板的高低落差,
加強大樑視覺,將原本空間的最大缺點逆轉而成靈魂所在。
在公共區域的配置上,由於手機的泛用,幾乎人人低頭,
窩在沙發看電視的行為逐漸減少,取而代之在餐廳的時間變多,
所以本案取消一般客廳的沙發組,僅在臨近陽台的位置設置一張閱讀單椅,將餐廳做為空間主體。
牆面的部份以淺灰色的樂土塗裝,與白色斜天花板區分出層次。
基於業主的「沒有規劃空間,東西就不會亂擺」的想法,公共區域大量減少收納的功能。
整體空間呈現樸實乾淨的氛圍,空間內斂低調,讓家人更能關注在情感互動。
主臥室的部份,一樣有支大樑攔腰橫亙。
由於主臥室的需求除了床鋪還需要工作區,我們利用矮牆格柵,順勢將空間區分為工作區與床鋪區。
床鋪面向大面窗景,並以斜上開口的天花板,做視線引導,讓躺在床上就如同露營,置身戶外星空。
工作區以內藏燈帶的弧型天花收邊,降低大樑與樓板的落差,並提供工作桌的適當照明。
整體色彩計畫以慣用的低彩大地色系為主。
中性內斂的空間,出現在特定角落的顏色,恰好的反映出屋主喜好與個性,更能隨時間與心情做更換,
一段時日之後,更換軟裝佈置,無需重新改裝,整個空間的表情即能煥然一新。

返樸|得獎紀錄
2020年
美國 Architecture Master Prize – Winner
英國 London International Creative Competition – Decorate (Interior) – Official Selection
英國 London International Creative Competition – Finalists in Decorate (interior)
中國 晶鯤鵬國際設計大賽 – 家裝組 – 入圍獎
2021年
美國 Muse Creative Awards – 金獎
美國 International Design Awards – Honorable Mention
德國 German Desigm Award - 室內建築類 – Special Mention
德國 iF Design Award – 室內建築住宅類 – iF大獎Winner
法國 NOVUM Design Award – 金獎
2022年
義大利 A' Design Award – 銅獎
美國 TITAN Innovation Award – 金獎
韓國 Asia Design Prize – Winner
日本 Japan International Pioneer Design Award – Pioneer Prize Winner From Residential Space
2024年
台灣 TINTA金邸獎 – 陳設裝飾類 – 提名獎
RECOMMEND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