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〈將生活的未來性,暫存在空間空白之處〉
屋主家庭是一對年輕夫妻與四歲的女兒,日常的重心以公共區域為主,臥室僅用來休息睡眠。
夫妻兩人除了需要在家工作的安靜空間,也希望在女兒成長的過程中,能隨時看見孩子的活動與笑聲,因此格局規劃著重在「開放共享」與「專注獨立」的並存。
原始屋況隔成四房,過多的裝飾性裝修與低矮的樑線,導致空間狹窄零碎,採光與通風不佳;甚至臥室的吊隱式冷氣被設置在走廊,影響迴風溫度偵測的正確性。
更大的挑戰是房屋多處滲漏水,工程中分階段進行多次暫停測試,最後逐一釐清出外牆、客浴與廚房管線接口等滲水點。
在有限的預算下,廚房與浴室維持現況僅更新部分設備,將重點投入在基礎工程、格局調整與公共區域。
將四房改為三房並縮小臥室,僅保留必要的休憩與收納所需,釋放最大坪數給公共區域。
公共區域的天花板以全室平頂整合樑線,延伸空間連續性放大空間感;再於客廳沙發區順著視線斜切升高,打破天花板僅230cm的低矮壓迫,讓空間更具層次。
在視覺上,電視主牆以綠色大理石為主視覺,象徵被青山圍繞的自然環境;
其餘大量留白,讓天花板與牆面無邊際地延伸,強化空間連續性以放大空間感,讓光線與空氣自然流動,並更加襯托客廳與電視主牆的生活核心性。
空間最終的呈現,不是一次性的形塑或設計解答,而是回應居住者的生活、逐步解決問題,隨著時間有機成長的家。
RECOMMENDED